简介:英国《每日邮报》曾公布报道称,科学家警告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减少,地球将迎来降温的小冰河期。 但与此同时,联合国却发出警告:地球或突破8大临界点,其中多个跟气候变暖有关 地球既然要迎来小冰期,为什么还会持续全球变暖?未来的地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小冰河期到底
【晨说网探索分享】
英国《每日邮报》曾公布报道称,科学家警告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减少,地球将迎来降温的小冰河期。
但与此同时,联合国却发出警告:地球或突破8大临界点,其中多个跟气候变暖有关
地球既然要迎来小冰期,为什么还会持续全球变暖?未来的地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小冰河期到底来不来?
近年来,一直有科学家发出警告称,地球正在经历或者即将迎来小冰河期。
一种观点认为,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根据观察后果表明,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下降60%,因此地球气温会大幅度下降。
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中耀斑、黑子等物质活动活跃程度,这些活动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真正影响地球气温的是太阳辐射,它们能够带来光和热。
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影响概率仅为0.1%,几乎能忽视不计。
因为太阳辐射所带来的更多是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而太阳活动影响的其是波长较短的紫外波段等射线。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多担心太阳进入休眠期会导致地球气温骤降。
换句话来讲,我们更应该担心的可能是迫在眉睫的气候变暖。
地球气候抵达多个临界点
2023年12月6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份名为《全球临界点报告》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该份报告是由90多个机构、200多位科学家联合制作的,几乎能说是汇聚了全
球所有最新的气候临界点研究。
简单来讲,气候临界点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气候指标。
比如,当全球气温上升到比工业化之前高0.8℃的时候,格陵兰岛的海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能提前判断临界点是什么,会引起什么不可逆的结果,但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到底会因为哪个具体动作在哪一天触发临界点。
比如当我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行走时,我们知道可能会遇到石头,但我们不知道石头的具体位置,也不知道具体会在何时碰上石头。
所以一旦临界点出现时,一般都是不可逆转且会引起灾难性结果的。
在该份《全球临界点报告》中,专家认为在地球变暖的影响下,人类已经面临五个临界点,这所引发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这五个临界点是格陵兰岛冰盖消失、南极西部冰盖的消亡、热带温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永久冻土层的大范围融化以及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减弱。
但是,当我们突破上述五个临界点,地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以冰川融化为例,本身随着季节变化,冰川会自然融化,这是至关主要的淡水资源。
但是如今在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作用下,冰川融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就拿我们熟悉的青藏高原本举例,截至2023年,晨说网,在过去短短50年的时间里,青藏高原及其附近的冰川面积锐减15%,几乎已经接近冰川融化的新临界点。
这种现象意味着冰川融水这一淡水资源的储量正在不断减少,还有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这将给青藏高原乃至整个地球带来灾难性影响。
更让气象学家感到担心的是,气候临界点不一定会同时被突破,但如果其中一个被突破,很有可能会对其他临界点产生影响。
如果诸多临界点都被突破,那么不排除会引发级联效应。
简单来讲,所谓级联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按照气象学家的这一猜测,未来一旦突破格陵兰岛冰盖消失的临界点,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临界点被突破。
气象学家认为,如今我们已经面临突破上述5个临界点的风险,尽管不知道它们什么具体时候会被突破,但能肯定的是,这些临界点被突破的风险非常高。
除此之外,该份报告还发出警告称,除了这5个即将被突破的临界点之外,另外还有3个临界点会在不久之后加入它们。
这三个临界点是红树林、海草草甸以及北方高纬度地区森林的大范围消失。
就拿红树林来讲,这种植物常存活在海边,能抵抗海浪的侵袭,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如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各地海平面正在不断上升,而红树林能通过促淤,让地面变得更宽、更厚。
也就是说,红树林能充当抵御海平面不断上升的第一道防线。
但目前受工业开发、房产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红树林面积正在不断变小。
从1980年到2000年,地球上红树林的面积锐减35%。
过去我国红树林面积一度达到25万公顷,但等到2001年,红树林面积已经减少至2.2万公顷。
按照现在的速度减少下去,还没等到上战场,红树林就第一个倒下了。
但是这三个可能出现的临界点到底会在何时出现呢?
临界点什么时候来临?
报告认为,如果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高1.5℃,那北方高纬度森林和红树林等位于沿海的植物会首先倒下。
要是这一数值达到2℃,那亚马逊雨林也无法避免。
而监测后果显示,到2100年,即使所有国家按照《巴黎协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全球气温仍然会比工业化前高2.5℃。
目前一些国家、机构已经开始研究实现气温升高幅度更小的方案侦破纪实:但暂时没有一个方案能将气温升高幅度降至1.5℃以下。
就算人类真的能够突破极限让气温升高幅度降至1.5℃,也基本上达到了突破临界点的峰值,还是会面临巨大的突破临界点的风险,并且使得气候没有办法逆转至现在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今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未来几十年我们的做法将会直接影响我们和其他生命,甚至导致大量生命走向死亡。
这也在提醒我们,即将到来的2024年气候还是不会比2023年好到哪里去,我们要先做好心理准备。
但是,在气候频频发出警钟的时候,我们又在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其中一个是今年全地球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将刷新古代纪录,达到前所未有的370亿吨。
如果说在气候变化面前人类无动于衷也不是不准确,有不少国家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当作优先事项之一,但问题是地球真的等得了吗?
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频发,比如2023年7月,北半球多地气温持续突破40℃,不断刷新古代纪录。
这足以说明人类渐进式应对气候变化是不够的,这种做法没有办法改变气候变化不可逆的趋势。
所以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呢?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