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
阅读

在古代,为了能让皇帝听懂大臣在上朝时说的是什么语言?

时间:2023-03-31 22:40 来源:网络 作者: 迷吧

简介:上朝,指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这是今天趣古代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历史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历朝历代本来都有自己的官话,当作上朝的正式语言。大部分官员,都要学习官话。上朝的时候,官员们一般也只能讲官话,帝王自然没有听不懂的顾虑了。 实际上,在中国漫长的古

【晨说网探索分享】

  上朝,指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这是今天趣古代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历史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历朝历代本来都有自己的官话,当作上朝的正式语言。

大部分官员,都要学习官话。

上朝的时候,官员们一般也只能讲官话,帝王自然没有听不懂的顾虑了。

  实际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古代当中,语言和文字当作人们沟通的主要手段,一直都在进行着变化,也在不断适应人们的交流需求。

在不同的时代,都是有着巨大分别的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因为各大诸侯国相对独立,当时的交通又很不发达,所以几个强大诸侯国内部,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字和语言体系。

不过,国与国之间还是需要进行交流的。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大家开始形成了一种双语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各大诸侯国国内,大家讲着自己的方言;然而在官方交流当中,大家统一采纳雅语。

这种雅语是西周时代的官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雅语依然是各国官方交流的重要语言。

  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之后,下令将原有的各国文字,全部废除,统一了全国的文字。

文字统一之后,各地之间进行交流,便容易了很多。

但是在语言这一块,98迷吧,依然没办法统一。

这倒不是秦始皇嬴政不想,而是因为根本就做不到。

image.png

  想要推行一种语言,就势必要对全民进行普及教育,这在当时显然是做不到的。

语言不像文字,文字往往是老师教授的,而且中国历史识字率普遍不高,识字始终是少部分人的权力。

所以统一的文字推广起来,要容易一些。

但语言往往是人生来就开始学习的,是通过周围环境进行学习的,想要统一全国的语言,那就太难了。

  所以,从秦国开始,一直到清朝,大家都开始广泛采纳双语制度。

在不同的地区,大家随意说自己的方言土语。

但是同时,每个朝代都会确定自己的官话,一般都是以自己首都所在的地方的语言,当作官话的基础。

所有官方的交流,都采纳官话。

  秦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确实将整个中原的文字,都统一了起来。

后来的汉朝,也继承了秦国的这项制度,在全国推广统一的文字。

而且到了汉朝后期,楷书开始逐渐成型。

此后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字大体上都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所以今天我们去看汉朝以后的各种文献记载,基本上都可以直接读懂原来。

  但是,语言这一块,就截然不同了。

西汉学者杨雄曾作出过统计,最终发现西汉的方言种类便多达十三类。

每一类方言下边,又有不同的小的分支,那就难以统计了。

  再之后,随着古代逐渐进入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因为长期分裂,在语言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动。

南方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金陵雅音’,北方则形成了‘北朝雅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北方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所以学习中原官话要困难很多,国家在推广官话的时候,成本也极高。

  比如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的时候,不但将大批不懂官话的官员,降职处理。

就连拒绝使用官话的皇后,都被他废黜了。

如此一来,在国家的强制监督下,各级官员只能努力学习官话,北方的官话才终于渐渐推广开来。

  而到了隋朝之后,隋朝学者陆法言,写了一本叫做《切韵》的书,依托统一的文字,将所有文字进行统一注音。

如此一来,各地的士子可以通过这本书,直接学习官话。

官话的推广成本,自然也就再次降低了。

  此后的几个大一统朝代,都确定了自己的官话。

唐朝是以首都长安地区的语言,当作国家正式的官话。

宋朝以开封一带的语言,当作国家正式官话。

基本上首都在哪里,就是以哪里的语言当作这个朝代的官话。

  而在推广官话方面,各个朝代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隋朝之后的几个大一统朝代,几乎都会编撰类似《切韵》之类的语言书籍。

而且会列入学子们必学的书籍当中,科举考试也会专门考这个。

如果不懂官话,想要在朝堂上晋升,是很难的一件事。

想要做官,就必须要学习官话。

image.png

  其次,在中国历史,帝王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有资格经常见到帝王的官员,级别一般都很高,而且基本上都常年居住在京城。

他们的官话,自然也就讲得极好了。

而那些外地官员,因为常年生活在外地,说话难免会有当地的口音。

但这些人回京城参拜帝王的时候,礼部往往也会进行系统的教导,这其中也包括了语言这一部分。

  当然,如果是那种常年在外地做官,深受当地方言影响的官员,去见帝王的时候,确实也有可能说带有严重地方口音的方言。

比如当年戊戌变法的时候,南方的康有为,到北京去见光绪帝王,陈说变法利弊。

  但康有为的南方口音,就让光绪帝王倍感头疼,根本就没听懂康有为说什么。

所以这次接见之后,光绪才仅仅只给了康有为一个六品的官职。

而正常情况下,在帝王本人接见之后,都会被授予四品官职。

  不过这种事情,到底只是极少数的情况。

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帝王身边也可以带翻译,帮忙转述这些地方官话。

如此一来,语言不通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简单来说,对于中国历史的帝王来说,各地方言还真不是个大问题。

一来各级官员为了升官,都需要尽力学习官话,努力向帝王靠拢。

二来就算偶尔有说外地方言的官员,帝王也可以带翻译。

如此一来,语言的问题,也就被彻底解决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