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谜 > 未解之谜 >
阅读

月球谜团:科学家们还是无法“看清”月球

时间:2022-10-24 09:03 来源:网络 作者: 迷吧

简介:假如我跟你说月球上也是存在生命的,你会感觉到惊讶吗,在最近的几年内,科学家们对月球才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

【晨说网探索分享】

在最近的几年内,科学家们对月球才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对月球也进行了全面的侦探,而就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是无法“看清”月球

2015年10月,瑞士阿尔卑斯山发生了壮观的岩石崩塌:在凌晨时分,突然从Mel de la Niva的山顶上分离出一个积雪覆盖的大块,体积超过1500立方米。

它在下坡的路上崩塌了,但是许多巨石继续进入山谷。

在走过1.4公里并穿过树林和草地之后,其中一个大石块在山顶旁的山顶脚下停了下来。

月球陨石图显示数十亿年前的景观仍在变化

在月球上,巨石和岩石块一次又一次地滑下坡,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轨迹,这种现象自1960年代第一次无人驾驶飞往月球以来就被观察到。

在执行阿波罗飞行任务期间,宇航员在现场检查了一些此类轨道,并将移位的岩石块样本送回了地球。

但是,直到几年前,仍然很难获得有关这种岩石运动的广泛程度以及确切发生的位置的概述。

1、月球起源谜团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

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

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

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巨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

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

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

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

月球在一开始形成的时候,与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还要近的多,这造成了包括地球急速自转和诡异外形的种种奇特后果。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在大约45亿年前,一场灾难性的撞击从刚成形的地球撞出一堆碎石,创造出了月球。

许多地球科学家认为当时的地球相当乏善可陈,熔岩偶尔会从广袤的地壳渗出。

地球上更加复杂的地质特征,还得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形成。

不过,根据一项新的模型显示,当时年轻的月球以超近的距离绕着地球飞速旋转,对我们才刚成形的家园产生了非常奇特的重大影响。

那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近了30倍。

新的计算发现,二者的超近距离打破了地球和月球的轨道平衡,最后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地球因此被拉伸成介于橄榄球和双面飞盘之间的形状。

当时形状怪异的地球正经历剧烈的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这些地质活动有可能产生各种复杂的岩石和矿物,甚至包括构成地球陆块的岩石雏形。

岩石记录了地球形成过程的历史。

不过,流动的空气、冰和水会侵蚀古老的岩石,而深入水下的海沟也会破坏古老的地壳。

这所有的地质活动代表地球大部分的地质历史都已经消失殆尽。

我们对地球形成之初的那段时期所知甚少,但地质学家通常认为地球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点乏味:在火山灰雾蒙蒙的天空下,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岩石地表。

令人费解的是,在澳洲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几乎坚不可摧的晶体——锆石(zircon),并测量锆石的放射性衰变,结果显示这些锆石距今已有44亿年的历史。

这类矿物通常存在于像是花冈岩这样化学组成复杂的岩石中,至于当时缺乏地质活动的地球如何创造出如此复杂的矿物,科学家目前仍未达成共识。

科学家认为,这或许和月球有关。

月球是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出现的。

当时有个行星大小的天体撞向地球,撞出的物质在地球周围散布成环状,这些碎石后来形成了近乎球形的天然卫星──月球。

数据模拟显示,这个新伙伴与地球的距离比现在更近。

这可能会对地球的自转产生影响,但之前的研究没有考虑更广泛的后果。

科学家出于好奇而进行了模拟实验,以观察月球对地球自转影响所带来的后果。

2、月球年龄谜团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

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捡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

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

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

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物袭月球时发出怪声谜团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

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

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

月震谜团:阿波罗数据揭示月球表面200多次震动

4、阿波罗数据揭示月球表面200多次震动

 阿波罗月面实验装置(ALSEP)由一系列科研仪器组成,宇航员在阿波罗11号之后的5次月球登陆任务中,都会将这些仪器放置在登陆地点。

上图显示的是阿波罗16号的实验装置。

ALSEP包括了多种地质学仪器,能在每次登陆地点的环境进行持续的探测,时间至少一年。

虽然设计寿命只有一年(阿波罗17号的是两年),但这些仪器最后工作了长达8年的时间。

这些实验最后在1977年9月30日由任务控制中心永久关闭。

根据对阿波罗任务所采集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月球表面上曾发生过210次之前未曾探测到的震动

该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月球地质学提供了线索,并揭示了4种独特的月震类型。

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特殊的算法程序获得了这一发现,并称接下来还有新的发现。

“这一系统被设定为能识别出深层月震、撞击和浅层月震,并且运行可靠。

”研究者写道。

阿波罗11号是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宇宙飞船,在这次任务中,人类不仅在月球表面插上了美国国旗,而且把地震仪等设备带了上去。

从1969年古代性地登陆月球开始,在1972年的4次任务中,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都在月球表面上放置了地震仪。

直到这些仪器退役的1977年,它们还从月球上用无线电向地球发送回了月震数据

接下来的多年时间里,科学家一直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他们鉴别出了1.3万次独立的震动,有些按里氏震级被记录为5.5级——在地球上这一强度足以导致建筑物出现轻微损坏。

研究作者写道:“算法显示出探测罕见事件的能力,并能标记出之前未探测到的信号结构,而新的事件类型正是我们特别关注的。

”研究者还指出,月震是目前地外天体上所记录到的事件中唯一被证实的。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宇航局)介绍,月震与地球的地震活动并不一样,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

面对阿波罗号的数据,研究团队提出,在这里面是否还有一些另外的月球活动未被发现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Brigitte Knapmeyer-Endrun博士和她的团队开发出一种独特的算法,这种算法与语音识别程序类似。

当把一次月球震动的数据输入之后,以该算法为基础的程序就能搜索新的数据,并识别出相似的模式。

研究人员在1972年数据的一个较小的子集中运行了该程序,对此前未分类事件中的50%以上进行了归类,并发现有超过200个事件没有被列入此前的月球事件目录中。

研究人员称,这一新程序可以在已有的数据中发现更多未曾被发现的事件,在“未来其他行星上进行地震学任务”时也会十分有用,包括美国宇航局接下来将在火星上进行的“IsSight”任务。

月震有4种类型,第一种是深层月震,发生在表面以下约700公里,科学家认为是由于地球和太阳的潮汐重力而产生。

第二种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引起的振动。

第三种是热量月震。

在度过两周时间的月球黑夜(以及极低的温度)之后,阳光的重新照射会使月球脆弱的外壳出现膨胀,并最后发生爆裂。

最终一种是浅层月震,发生在表面以下约20到30公里处。

前三种月震被认为比较温和,只有第四种月震能够出现里氏震级5.5级的震动。

目前对浅层月震的成因还不明了。

据美国宇航局的介绍,阿波罗号的地震仪都放置在月球一侧表面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因此确切的GPS位置很难确定。

更主要的是,月球不像地球一样具有活动的构造板块。

地壳外层分裂为厚厚的板块,在流动的地幔上方移动。

由于月球缺乏这样的特征,科学家认为浅层月震可能来源于地球上无法见到的某些其他力量。

5、地球到月球要飞多长时间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

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 为 35.7万 千米 (就是地表到月表);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6万千米(就是加上月球与地球的直径)。

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

日常月亮距离地球大概是40多万公里,由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是一个以一个轴心为主的椭圆形的轨道,因此,月球距离地球最远比最近时多5万公里。

同样是满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比最远时,月亮的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月光从月球传到地球的时间只要1.3秒,也就是说只眨了下眼的功夫。

可是这么短的时间,它的路程却有38万多千米。

并且月球轨道以3.8cm/a的速度向外偏移,也就是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地球到月球要飞多长时间

首先宇航员需要乘坐火箭从地面的危险发生中心升空,然后进入地球轨道,这个时间是16个小时,在绕地球飞上一圈之后,然后乘坐的飞行器要上升到另外一个轨道,这个轨道离地球更远月亮更近,在这个轨道上飞行器需要再飞行24小时,然后才干进行下一步动作。

其次飞行器再次上升到48小时的轨道,前面两次绕地飞行后并不能直接就飞往月球,还需要再升入到周期48小时的轨道,这个时候已经有88个小时过去了。

然后飞行器才干开始加速飞往月球的轨道,这个飞行的过程大约为5天,也就是120小时,当它接近月球轨道之后会被月球的吸引力捕获。

最终飞行器停留在月球200公里轨道上。

飞行器减速之后,它会停留在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轨道上,,然后就可以安全的降落到月球表面啦。

我们可以算一算人从地球到月球要多长时间,前面的88小时再加上120小时,大约需要208个小时,也就是8天16个小时左右。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其中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

实际飞行用了7天6小时。

6、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

最早登上月球的准确登陆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

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第一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他从小学习认真,理想是长大当飞行员,14岁即开始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书,1949—1952年成为海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员。

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满后进帕杜大学学习航空技术,毕业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任试飞员,后参加过X—15火箭飞机的飞行计划,曾进行过6次试飞,最高飞行高度达到6万米。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1962年9月,经过严格挑选,阿姆斯特朗成为首批从文职飞行员中征选的2名宇航员之一,从此与航天事业接下了不解之缘。

1947年,他进入印第安那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成为海军后备飞行军官。

1950年,他在韩国进行了78次战斗任务飞行,被击落一次,三次获得空军勋章。

1955年,他加入宇宙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员(他是驾驶X-15尖端研究飞机飞行的12人之一,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

12名飞行员当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飞过了80公里(50英里)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

1962年9月17日,他获选为第二批的九名受训的宇航员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

3年后,阿姆斯特朗成为“双子星5号”任务的预备正驾驶。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做为“双子星8号”的正驾驶,进行了第一次宇宙飞行。

这次飞行历时10小时41分26秒,包括第一次与另一架宇宙飞船在轨道自动导航的阿金那目标火箭对接。

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与他的宇宙飞船分离并坠入太平洋,这是美国宇宙飞船第一次紧急着陆。

在这一年的后期,他成为“双子星11号”的预备正驾驶。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1968年,“阿波罗8号”预备正驾驶。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壮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

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月球飞行。

到达月球后,柯林斯停留在轨道上,阿姆斯壮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海平稳着陆。

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小时30分钟的活动,进行科学实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留下进行实验的科学设备与纪念其着陆的徽章。

他们于7月21日离开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出版《第一次登上月球》一书。

7月出任宇宙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

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作,任航空工程学教授。

1979年,离开辛辛那提大学。

1985年,在国家宇宙委员会工作。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7、载人登月价值何在

最近,美国重返月球的新闻很热。

媒体披露了美国一份新的宇宙计划,据称是出自美国总统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团的主张:希望在3年内将人类送往月球轨道。

人类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将航天员送上月球。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计划”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并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月球岩石。

但之后载人登月归于寂静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专家指出,即便是在今天,载人登月仍是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条件都不具备,载人登月对于美国也仍有难度。

当年的登月壮举,客观来说是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结果,当时美苏飞船采纳的很多技术都非常冒险,以现在的眼光作客观评估,可靠性甚至到不了50%。

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重返月球喊了很长时间,但依然未付诸实践的主要真相。

不过,并非美国一家突然想重返月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本来也有登月打算。

欧洲、日本、俄罗斯等都计划在未来20年内,将人送往月球。

比如日本计划2025年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俄罗斯计划于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人类登月的计划再次摆上议事日程,反映出月球的主要性。

尤其是在人类飞向火星、探测小行星、走向宇宙更深处的共识和大背景下,在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上建立能源基地、科研基地等长期有人居住的设施,使其成为人类飞往火星的技术试验场、中继站和跳板,更是凸显出现实价值。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哪位?在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

对中国航天来说,从技术上讲已具备了开展载人登月研发的基本能力。

载人航天完成了十余次飞行任务,探月工程已经实现了绕月、落月的目标,嫦娥五号很快就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这些都将为未来载人绕月乃至载人登月打下很好的基础。

当然,就中国目前的航天水平,实现载人登月还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比如需要更大的运载火箭,需要载人的登月飞船和各种着陆返回设施,这些都比现有的更复杂、规模更大。

但宇宙活动投入很大,周期往往以5年、10年乃至20年计,我们或许有必要积极研究载人登月的中国方案,储备技术和能力,为将来有一天中国航天员真正踏上月球做好准备。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