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
阅读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时间:2022-09-24 18:20 来源:网络 作者: 迷吧

简介: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98迷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

【晨说网探索分享】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

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

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

陈武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

在建安二十年(215)的合肥之战,张辽突袭东吴军队,陈武奋命战死。

孙权对此十分哀痛。

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

image.png

人物生平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在寿春时,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十八岁,身长七尺七寸,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

庐江地区一直有着躁劲、果决、恶斗、视死如归的旧风。

东汉末年,庐江郡的军队横行于江、淮之间,使孙策感到非常苦恼。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庐江太守刘勋进攻上缭,孙策趁虚而入,夺取庐江。

于是,孙策得到了很多庐江人,选择其中的精锐,由陈武来统率他们。

这支队伍每逢作战,都所向无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掌江东,陈武转任督领五校。

他仁慈宽厚乐于施舍,他的同乡和远方客来者很多人都依附他。

他特别得到孙权的厚待,孙权几次前往他家。

后来,陈武因为累建功勋,右迁至偏将军。

image.png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陈武跟随孙权攻打合肥。

在东吴军队包围合肥之后,魏将张辽率领800人从城中出战,发动突袭。

东吴众将领都没有防备,吴将宋谦、徐盛皆被击溃而败走,陈武奋力迎战,不幸战死。

(合肥交战的3条本传,共有0句撤军,0句津北,3句合肥,并且,都被《甘宁传》带有“唯”字的名单排除。

津北交战的5条本传、1条裴注,共有6句撤军,5句津北,1句津南。

)

陈武的遗体被运回了江南。

在合肥之战后,陈武被安葬在建业的东郊。

孙权哀痛陈武之死,亲自哭吊,参加他的葬礼。

孙权令陈武的爱妾殉葬,赐予复客(【复客】注:免除为政府纳税服役的人户)二百家。

但是,孙权让爱妾给陈武陪葬的事情,受到了史学家孙盛的批判。

孙盛评价道:“昔日,三良(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成为秦穆公的陪葬,因此,秦国人不愿再为秦国出征打仗(典故:秦穆杀三良);魏犨的爱妾在成为寡妇后被魏颗安排改嫁,因此,秦将杜回被绊倒而魏颗获胜(典故:结草报恩、结草衔环)。

福祸之报,正是如此。

孙权依仗心计,玩弄权术,倾心竭思,以求爱将们的死力。

但是他却用活人给死人殉葬,他的世袭国祚很短促,不也正是报应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