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阅读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3-07-30 09:08 来源:网络 作者: 迷吧

简介:半年前,周先生的单位组织体检,包括内科、外科、B超、抽血、验尿等好多检查,甚至是肿瘤标志物,结果都提示正常,周先生看到自己健康无碍,自然很放心。 然而半个月前,周先生 频繁出现腹痛、排便不畅、体重下降 的情况,在家人的督促下,他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镜下提示肠内有占位病变,

【晨说网探索分享】

半年前,周先生的单位组织体检,包括内科、外科、B超、抽血、验尿等好多检查,甚至是肿瘤标志物,结果都提示正常,周先生看到自己健康无碍,自然很放心。

然而半个月前,周先生频繁出现腹痛、排便不畅、体重下降的情况,在家人的督促下,他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镜下提示肠内有占位病变,病理结果显示为结肠癌晚期。

周先生无法接受:“我半年前才全身体检过一次,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怎么突然就查出癌症晚期了?”

然而病例报告明明白白的结果,周先生无法接受也不得不接受,他很气愤:难道体检都是骗钱的?连癌症都查不出来,还有必要做吗?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一、为什么常规体检查不出癌症?

随着医学条件的优化,当代人体检的频率显著增加,能够更好地预防和筛查疾病,但是很多癌症病人却会发现,普通体检似乎对肿瘤“失效”了,就像周先生一样,明明认真做了体检,却没有及时发现癌症,这本来是大众对体检的认识不清造成的。

医院或其它医学机构给大众进行的体检一般是常规体检,体检项目除了人体身高、体重、腰围等基础数据外,还有尿常规、血常规、耳鼻喉、口腔科、眼科、心电图、妇科、胸片胸部X片、肝功能五项、血脂四项、肾功能二项、肌酐、内科检查触诊、听诊、血压、皮肤、关节、淋巴结、肿物检查等等等。虽然CT、PET-CT、钼靶等在疾病筛查方面功能优秀,尤其是对肿瘤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价格昂贵,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再加上癌症并非常见的高发病,因此很多人在常规体检时并不会勾选这些项目。

常规体检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众筛查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针对性弱,所以对肿瘤缺乏强有力的筛查功能,这才导致了类似于周先生这样体检后突发癌症的现象。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以肿瘤标志物为例,虽然好像与肿瘤联系紧密,但是肿瘤标志物在筛查癌症方面并不具备唯一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并不是指某种物质,而是人体内和肿瘤生长相关的一类物质的统称,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系列CA125、CA199等等,其中医学上明确应用于筛查的是PSA、AFP两种。

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主治医师李婧表示:肿瘤标志物类型广泛,除了上述几种,一些和肿瘤有关的蛋白质也算,而这类物质的特点就是影响因素众多,也就是说就算人体不患癌,也可能发生异常变化。同样的,肿瘤标志物出现异常也并非百分之百患癌。目前医学界公认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有关系,但是不能简单画上等号。

有人认为,既然常规体检不能准确筛查出癌症,那还不如不做,免得浪费钱。本来,目前为了应对各种体检需求,体检项目有了进一步的针对性,如全面体检、入职体检、升学体检、保险体检等等,可以帮助筛查人体基础疾病、常见病、高发病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人们生存最基础的健康需求,并非浪费钱。

但如果想要精准筛查癌症,对癌症起到有效的早期预防和症状判断,则需要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才有效果。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二、癌症筛查,要有针对性

既然常规体检对肿瘤作用有限,医学界也考虑到这一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癌症筛查”的概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筛,只要针对肿瘤类行选对检查项目,就能极大地提高癌症的检出率。

1、肺癌——CT检查、胸部X片

肺癌是国内恶性肿瘤中,病发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人群中的病发风险和年龄增长有关,一定要重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建议:肺癌筛查首选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它可以发现微小病灶,准确性比胸部X片更高。

2、食管癌——食管镜

全球50%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国,但本来食管癌早期治愈率高达90%,只要筛查做得好,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医治,抗癌难度并不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每年做一次食管镜。

3、胃癌——胃镜+病理活检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死亡率也上升,《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建议,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面某一条件的特定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 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胃癌的筛查方法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查、血清标记物比如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胃镜等。其中胃镜是医学界目前筛查胃癌的“金标准”,准确率最高。病理活检可判断肿瘤性质。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4、结直肠癌——结直肠镜+病理活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表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家族性息肉、习惯性便秘、肥胖等人群,这些人最好定期做结直肠镜筛查。病理活检可以做最后确诊,并且判断肿瘤的性质。

5、乳腺癌——自检+钼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表示:钼靶X线摄影的剂量低、副作用小,但是由于其对乳腺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所以结果准确率也比较高。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

6、宫颈癌——巴氏检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令英建议:年轻女性如有性生活两年以上、婚后一年以上和老年女性要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同时妇科筛查建议女性朋友们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盆腔B超等,对妇科肿瘤加大筛查力度。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三、体检套餐别乱选,“1+X”更效

如今医院里的体检项目众多,体检套餐更是看得病人眼花缭乱,很多人往往会觉得越贵越好、越多越全面,本来并非如此。

一个人生病的风险来源于遗传家族病史、个人体质、年龄、性别、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基础病史等等,在检查和医治时还受经济情况的制约,因此体检也要个性化,不能一概而论。“1+X”才是最好的选择体检的方案。

“1+X”,指的是是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在《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中提出的基础项目+个性化项目的体检模式。其中“1”所对应的常规体检,包括有一般检查、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

“X”对应的个性化项目,指的是根据患者的生存环境、工作经历、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生活习惯、性别和年龄等综合判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检查,比如:男性40岁以上可以考虑增加前列腺超声、长期工作在污染环境中可以考虑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已婚女性每年一次HPV检查和超声卵巢、子宫、乳腺、附件等、50岁以上人群全面筛查肿瘤标志物等等。

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还会突然查出癌症?常规体检是浪费钱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总结:体检是人们预防和早筛疾病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定期做好体检,并且根据“1+X”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便能有效地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干预,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大家都可以提高对体检的重视,同时也要矫正对体检的错误认识,学会正视体检、正确体检。#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防癌体检值得做吗?肿瘤专家呼吁:这6个项目不能省》.生命时报.2019-06-29

[2]《年年体检 为什么查出癌就是晚期》.生命时报.2018-04-08

[3]《肿瘤标志物异常不等于患癌 增生、囊肿、结节一样吗?》.河南卫生健康新闻网.2022-02-22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