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阅读

关于抑郁症,你想知道的大部分事真相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3-07-11 17:02 来源:网络 作者: 迷吧

简介: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生活茫然,感觉不到意义,不光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即使是最喜欢的活动也几乎不再感到快乐。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直到渐渐发现在一个课外活动中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每到周末要在同一个场合遇见,心里就无比期待地小鹿乱撞。生活从低落阴暗的状

【晨说网探索分享】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生活茫然,感觉不到意义,不光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即使是最喜欢的活动也几乎不再感到快乐。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直到渐渐发现在一个课外活动中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每到周末要在同一个场合遇见,心里就无比期待地小鹿乱撞。生活从低落阴暗的状态不知不觉变回了阳光灿烂有盼头。虽然一个月后发现并不是适合的人 ,但是心情还是走回了有晴有阴的稳定轨道。

在地球上,大约每10个人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经历一次或者多次的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每年会影响三亿人,其中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抑郁症导致的死亡已经成为15岁到29岁的年轻人中第二大致死真相。在抑郁发作中,做什么都不开心,即使是平时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时候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与郁闷不同,抑郁的症状要持续2周以上才叫抑郁症。有一个朋友曾经挺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抑郁期。他告诉我,他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他总结最近的生活,发现本来很外向的他竟然几个月都没有和任何人出去玩了,而每次答应了别人出去吃饭或者户外活动,都在最后一刻满怀愧疚地爽了约,因为“就是不想去”。也直到这时,他才觉得自己可能需要看医生了。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3亿五千万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受抑郁症折磨,而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数有六千万。因为抑郁症会导致一些人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神经元有20%的凋亡,所以抑郁症病人中很大一部分人会出现认知损失,比如记忆力、注意力下降,难以作决策等等。很多抑郁症患者明显感觉思维变得比较模糊,不像得抑郁之前那么清楚。

关于抑郁症,你想知道的大部分事真相究竟是什么?

差不多一半的抑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在痊愈后,认知能力仍然得不到改善。科学家发现,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明显增强抑郁症病人的认知能力,效果在6个星期后仍然得以维持。促红细胞生成素平时会用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现在发现在重性抑郁病人中也有效果。不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服用这种激素,因为会增加血液红细胞密度,因此吸烟的人或者有血栓记录的人都不适合服用。

抑郁的其中一个典型体验是内疚和自责。抑郁症患者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一无是处,抑郁期间内心“充满负能量”。想要向人倾吐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却又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对不起别人。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做好工作,过好生活,但是抑郁期间的心理能量缺乏,使得他们常常力有不逮,于是感到无助和后悔,甚至变得恨自己。就像曾经收到的一个留言:“本来,如果能说得出来,抑郁症也不会到自杀的地步。有些时候对于抑郁症病人来说就是,说出来矫情,或者一直不断地重复着别人觉得根本不以为然的痛苦,然后每次在要说出口时就又不想说了。”

关于抑郁症,你想知道的大部分事真相究竟是什么?

抑郁会不知不觉地体现在行为的各个方面,比如呼吸的时候会有深深的“叹气样呼吸”,表情减少,肩膀下垂,步伐沉重等。

有时,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一些明显不真实的消极念头,或是出现幻觉。若干年前曾经有一个远渡重洋去大洋洲留学的朋友,好几年没联系,有一天突然在网上和我聊起来,告诉我她之前得了抑郁症。她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会听到有人说话,关了水之后又什么都没有了。她一个人住,很害怕是不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告诉她,幻觉也是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

抑郁症的发生真相,遗传当然逃不脱干系。抑郁症的遗传贡献大约是40%,也就是说,我们一生中会不会得抑郁症,40%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剩下60%大头,则是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

血清素在大脑中的失衡是导致抑郁的关键因素。大脑中各种神经激素并非越少越好或者越多越好,互相之间维持平衡很重要。大脑中的一种蛋白——TG2蛋白负责将血清素转化成RAC1蛋白,进而促进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大脑神经发育,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的合成。如果人们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环境下,比如婚姻长期不和谐,工作中长期不受重视,学校里长期没有朋友,被社交孤立等等,会使大脑分泌的TG2蛋白增多,这一过程会降低我们调节情绪的能力。过高的TG2使得大脑中血清素浓度太低,影响了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导致“心力交瘁”的抑郁症状。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大脑中TG2蛋白增多会引起神经元萎缩,以及TrkB分子水平降低,进而损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功能。而神经元之间有效的连接是维持动物正常认知和情绪活动的生理基础。

睡眠是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抑郁症患者都有入睡难的症状。此外,有40%的年轻抑郁症患者和10%的中年抑郁症患者有过度睡眠的问题。抑郁症患者或者每天早早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或者变得很嗜睡,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人口统计学调查发现,不抑郁的人如果有入睡难的问题,会增加他们得抑郁症的风险。入睡难也会增加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可能性。抑郁症伴随的入睡难问题如果能够被治愈,患者全面康复的机会可能会提高一倍。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睡眠不足都更容易得抑郁。美国杜克大学在2017年对一千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扫描的同时让他们完成一个奖赏性的任务。结果发现,那些大脑腹侧纹状体对奖赏比较敏感的人,他们平时的情绪也不容易受到不良睡眠的影响——即使睡眠不足,这些人也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科学家推测可能的真相是他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平时“小确幸”的激励,弥补了夜晚的睡眠不足。

有趣的是,睡眠剥夺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快速改善抑郁的方法,对50~70%的抑郁症患者都有24小时内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比起常规抗抑郁药物需要六到八周才起效的等待时间来说,简直效果好太多了。不过睡眠剥夺起效快,“药效”消失得也快。一般剥夺睡眠的疗程或者保持36小时不睡觉,或者一天只睡三到四个小时,然后保持清醒二十到二十一个小时,在这保持清醒的20多个小时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会得到改善,但是一般24小时之后,在睡了一觉醒来,振奋心情的效果也就消失了。所以睡眠剥夺疗法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睡眠剥夺的过程中,大脑中是什么机制起到了振奋心情的作用呢?科学家发现,这种效果可能是大脑中星状细胞产生的腺苷作用于神经元的腺苷受体带来的。在一个实验中直接刺激小老鼠神经元的腺苷受体,小老鼠在正常睡觉之后的48小时心情和行为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日照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抑郁的一个因素。比如纬度性抑郁症——住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由于日照时间短,更容易得抑郁症;或者季节性抑郁症——抑郁症往往高发于日照时间短的冬季。在一个研究中,科学家把小老鼠连续四个星期放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四周后,他们的免疫表达发生了改变,大脑中的海马体齿状回细胞负责认知和记忆能力,是成年后大脑神经元唯一还会继续增殖的区域的增殖也减少了,小鼠也变得抑郁。而增加光照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被大量的研究证明可以有效缓解抑郁和抑郁情绪。

生活环境会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性。人口统计学研究发现,单独居住使得人们得抑郁症的几率增加近一倍。工作不景气、缺乏社会亲友支持会增加男性得抑郁症的可能,而居住条件差、没钱、缺乏教育则是女生得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所以一般来说,居住条件对女生的情绪健康很重要,而支持性的社交包括家庭和配偶支持对男生很重要。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科学家发现,年轻人频繁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似乎和抑郁症有关。比如说,最经常刷社交媒体的人得抑郁的概率是不经常玩社交媒体的人的2.7倍。社交媒体的使用和抑郁症似乎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有抑郁倾向的人可能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填补真实世界的空虚感。另外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会让人产生“别人都活得很好,只有我的生活这么失败”的错觉,于是感到嫉妒或者心理不平衡;每天在社交媒体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会让人觉得白白浪费了时间,感到自责;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还可能面临网络欺凌,增加抑郁的风险。

新为人父母也会增加得抑郁症的风险,这叫做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的症状包括感到极度的悲伤,98迷科,缺乏能量,焦虑,睡眠和饮食习惯改变,经常哭和易激惹。产后抑郁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周到一个月之间发生。女生产后抑郁的真相有很多,比如身体激素的大幅变化,缺乏睡眠,以及社会角色的很大变化带来的不适应等等。产后抑郁不仅影响婚姻满意度,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产后抑郁以往通常特指女性在生孩子之后经历的抑郁,男性往往被当作是既得利益者,或者至少是旁观者,社会对男性的期待是在妻子产后能提供足够的谅解和照顾。男生似乎和产后抑郁这个词沾不上边。

事实上,在有了新生儿后的第一年,男性出现产后抑郁的概率是4%到25%,并且容易和女性的产后抑郁共同出现。新父亲的产后抑郁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并且增加婚姻关系的冲突。父亲的焦虑和抑郁甚至可能转化成暴力,使女性受到伤害。男生感到为人父母的过大压力,缺少抚养后代需要的社会支持,或者觉得被排除在母子连接之外老婆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理我了,这些都会增加男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读博士期间隔壁组的一个女生就是研究这个的。当第一次和她聊起她的研究话题,她告诉我她研究男生的产后抑郁,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还重复了一遍:男生的产后抑郁?她云淡风轻地说:是啊。我确定自己没听错之后兴趣大增,马上搬了个小板凳坐到她身边,请她具体讲讲为什么男生会有产后抑郁,男生的产后抑郁长啥样。她告诉我,不少男生在妻子生产后都会经历产后抑郁,他们会觉得郁郁寡欢,生无可恋,但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男生有产后抑郁这件事,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反应也是十分懵逼。又因为不少男生不善言辞,平时吐槽分享对象只有自己老婆,在老婆生了孩子之后,以前的待遇一下子都没有了。他们在访谈中只会说,”我老婆自从生了孩子就只顾孩子,也不怎么理我了,我心情很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抑郁症往往伴随着大脑和躯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形容抑郁症是“一场身体的大病或者感冒”并不为过。不过这场“重感冒”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扛过去并不容易。想象我们都有过发烧到39.8度的日子,头脑昏昏沉沉,什么都不想吃,没力气做任何事,甚至看电视、刷手机都力不从心。烧的最厉害的日子连觉也睡不好,睡着总是很容易醒来,更别提什么注意力和记忆力了。不同的是,重感冒时我们知道身体生病了,需要休息,做不了什么事,而这场病总有过去的一天,病好了又是一条好汉。而抑郁症往往找不到对应的明显躯体症状,让人不知所措、无从归因,于是逼着自己“表现正常”,内心却无比恐惧会不会有好的那一天。

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和正常人不同。复旦大学对1000多人的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发现抑郁症影响大脑的眶额叶皮层,这个区域负责感知奖赏缺失。也就是说,当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他们期待的奖赏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更加失望。眶额叶皮层也和大脑中负责自我感受的区域相连,因此当抑郁症的人没有得到外界奖赏反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重大的个人损失和低自尊。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似乎也和一般人不同。英国爱丁堡大学扫描了3000多人的大脑白质纤维,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白质整合性低于一般人。

抑郁症会导致自杀,为什么在人类进化中一直保持高比例?科学界有一种理论认为,抑郁基因优势在于保护人不得传染病。因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是病毒细菌感染,抑郁基因使人疲倦厌食,不愿参加社交,反而保护得抑郁症的人免受传染,基因得以延续。

更多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在“酷炫脑”搜索“抑郁症”,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参加自助克服抑郁症课程。

参考文献:

Kamilla W Miskowiak, et al.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Trials. 2010 Oct 13. doi: 10.1186/1745-6215-11-97

C D Pandya et al, Transglutaminase 2 overexpression induc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and impaired TrkB signaling in mice,Molecular Psychiatry, 13 September 2016

Leonie Welberg,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2, 435 August 2011 | doi:10.1038/nrn3072,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e dark side of depression

C L Raison, and A H Mille,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depression in Pathogen Host Defense PATHOS-D, Molecular Psychiatry, 31 January 2012

Laura Pulkki-Råback et al., Living alone and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use: 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working-age population, BMC Public Health2012

Tori Rodriguez, Therapy in the Air ,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November/December 2011

Reut Avinun et al. Hariri. Reward-related ventral striatum activity buffers against the experi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turbance.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7 DOI: 10.1523/JNEUROSCI.1734-17.2017

David Nutt, Sue Wilson, and Louise Paterson. Sleep disorders as cor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 Dialogues Clin Neurosci. 2008 Sep; 103: 329–336.

Elaine M.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Acute Sleep Deprivatio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17; DOI: 10.4088/JCP.16r11332

DJ Hines, LI Schmitt, RM Hines, SJ Moss and PG Haydon.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requireastrocyte-dependent adenosine mediated signaling. Transl Psychiatry 2013 3,e212; doi:10.1038/tp.2012.136

Pilyoung Kim, and James E. Swain. Sad Dads P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iatry Edgmont. 2007 Feb; 42: 35–47.

Liu yi Li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DEPRESSION AMONG U.S. YOUNG ADUL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6; DOI: 10.1002/da.22466

Wei Cheng, et al., Medial reward and lateral non-reward orbitofrontal cortex circuits chang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 depression. Brain, 2016; aww255 DOI: 10.1093/brain/aww255

Stelzer 29th annual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Convention.

Xueyi Shen, et al. Subcortical volume and white matter integrity abnormalitie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findings from UK Biobank imaging data.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DOI: 10.1038/s41598-017-05507-6

Andrew G Reece, Christopher M Danforth. 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 EPJ Data Science, 2017; 6 1 DOI: 10.1140/epjds/s13688-017-0110-z

K. A. Ryan, et al., Shared dimensions of performance and activation dysfunction in cognitive control in females with mood disorders. Brain, 2015; 138 5: 1424 DOI: 10.1093/brain/awv070

Leandro Z. Agudelo, et al., Skeletal Muscle PGC-1a1 Modulates Kynurenine Metabolism and Mediates Resilience to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Cell, September 2014

Raymond W. Lam, Anthony J. Levitt, MBBS; Robert D. Levitan; et al Erin E. Michalak, Amy H. Cheung, Rachel Morehouse, Rajamannar Ramasubbu, Lakshmi N. Yatham, MBA; Edwin M. Tam,

Efficacy of Bright Light Treatment, Fluoxetine, and th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easonal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2016;731:56-63.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5.2235

想看更多文章,还可以在公众号:“酷炫脑” 搜索关键词:

记忆,抑郁,强迫症,上瘾,睡眠,衰老,意识,专注力,发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药,智商,情商,多动症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